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作者:宋雪蕊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昆明红十字救援队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委市委号召,在接到抗疫防控命令的第一时间,集结了100余名昆明红十字救援队志愿者队员,组成了疫情防控工作组,在严格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踊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大潮之中。
昆明红十字救援队及广大红十字志愿组织、志愿者参与联防联控工作,巡逻堵卡、消杀防疫、宣传普及防疫知识。昆明红十字救援队队员长途跋涉下到菜农菜地,帮助菜农搬运捐赠的爱心蔬菜,并转运至医院、社区、机场等“前线阵地”,用实际行动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后勤保障。
境内外捐赠物资的接收、分发和管理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为保障此项工作规范、顺利开展,昆明红十字救援队队员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有效、高效的工作流程,即自接收到捐赠信息开始到归档管理,实现了物资分发迅速、捐赠企业满意、受赠单位获益、管理单位零库存的工作目标。截至2020年4月,已接收到来自日本、英国、老挝、加拿大、孟加拉国及国内各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物资415646件,价值共计人民币458万元。昆明红十字救援队队员不仅在抗疫前线为人民群众搭建了物资保障的桥梁,还在抗疫路上充分发挥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昆明红十字救援队志愿者们在50多个日夜里无怨无悔、尽职尽责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正因为他们,一线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各行业前线战士们获得了更多的关爱;因为他们,捐赠物资得到了有序发放。没有他们的逆向前行,前方的道路会更加艰难,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艰难的道路上始终充满了希望。
力所能及 共同战疫
作者:耿帅
在2020年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涌现出无数新时代英雄,格外壮烈的故事让人赞叹——武汉“封城”,医护人员“请战出征”,全民“戒备”,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时刻都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疫情,除了对疫情的关心与关注,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 无数的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不论是“宅在家”用微小力量抗击疫情,还是“不信谣、不传谣”用自信凝聚前行合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抗击疫情的“急先锋”。
把最紧缺物资给最需要的人!
面对新冠肺炎病毒,戴口罩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自我防护措施,然而,即便是口罩生产企业放弃春节休假,马不停蹄保供应。口罩、消毒液等医疗防护物品仍然短缺。那么,就请我们能不外出的尽量不外出,尽量减少外出,把有限的口罩集中供给医护人员,供给为保障我们正常生产生活,始终奋战在第一线的“战士们”,因为他们比我们更需要,是他们在帮我们“过关”。
把关怀送给最需要善待的人!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请善待因为春节或者其他原因回到疫情高发地区的人。或许他们正在焦虑地自我隔离,或许他们正在饱受疾病的煎熬,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是他们最后的依靠。与他们保持安全的距离,但绝不是嫌弃或谩骂;提醒他们及时登记预防,但不是人肉搜索,公开他人隐私;面对病毒,他们也不过是受害者,让我们始终满怀真善美,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把爱心献给最需要帮助的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不论是抗震救灾时的“爱心善款”,还是危难时刻的“特殊党费”,让我们共同伸出援手,奉献爱心,让一笔笔善款,一点点心意,汇聚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党员干部义不容辞,广大群众也在紧紧跟上,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用信心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长效疫苗”,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让爱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迎战疫情,胜利必将也一定属于我们!
何其有幸 生于华夏
作者:李柳星
2020年伊始,中国大地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却艰巨的“战争”。当家家户户都在为庆祝春节忙碌采买、千千万万他乡异客归心似箭踏上回家之路时,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作为80后的我,成长于和平年代,每天过着平凡简单的生活,从未曾想过,一觉醒来武汉封城了,新冠肺炎人传人的传播途径确定了,继而钟南山等专家呼吁戴好口罩少出门……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就是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一夜之间,7点起床、8点出门、9点上班、17点下班的生活似乎是那么遥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许多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有人上前线冲锋陷阵,自然也有人在后方严防死守,数以万计基层抗疫工作着,为普罗大众提供了最坚强的保障。武汉,以一己之力,壮士断腕之决心严防疫情输出;中国,举倾国之力,一呼百应驰援武汉!医护人员短缺,全国4.2万医护人员放弃与家人的相聚,背负行囊逆行而上会师武汉;医疗物资短缺,各行各业,无论身处国内海外,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绵薄之力筹集物资送入武汉,他们其中有华侨、导游、快递员、务农者……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患者入院困难,天降神兵,短短10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停靠天津港承载4806人的“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共有15名乘客发热,中国仅用不到24小时完成了检测、疏散、安置,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置工作中向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听取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党中央迅速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派出中央指导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不忘为民初心,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不仅免去了新冠肺炎病人全部医疗费用,还迅速问责了在疫情中不作为、不担当的领导官员。
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团结奋斗下,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中国抗疫渐渐迎来了这来之不易的曙光,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这里有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这里有我们深深融合在一起的悲欢。尽管疫情余波未尽,但我们一定要朝着祖国的“阳光”继续向前,因为那就是希望和美好的方向!